《心流》读书笔记

又是一本好书,心理学的经典名作,研读此书,不仅能发掘游戏开发中的秘密,也能习得掌控人生幸福的能力,个人觉得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书的后半段对各种幸福的描写以及对人生意义的阐释过于敷衍了,不过此书中提出的心流理论还是启发了许许多多的游戏制作者。

以下是读书笔记

我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克·奥勒留也曾写到:“外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他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他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即消弭那种判断”

真正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者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少了意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周遭的事,但只能做直觉的反应。凭借意识,我们才能衡量事件的轻重缓急,并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甚至我们还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资讯,如做白日梦、说谎、谱写美丽的辞章或导出科学理论。

我们通常将意识化资讯为秩序的那股力量称为“意图”。当一个人自觉想要某件东西,或想要完成某件事时,意图就会浮现出来。

大多数人在每天约占1/3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避免用脑子,这段空当一半以上是消磨在电视机前。

最优体验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

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其次,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竞争只有在它以个人技巧臻于完美为目标时,才有乐趣;当它本身成为目标时,就不再有趣了。

他是这么做的:演讲开始令人厌烦时,他就用手指轻敲桌沿。先用右手大拇指,接着是右手中指,再接着是食指、无名指,再重复中指、小指。然后他改用左手,先敲小指,接着是中指、无名指、食指,再回到中指,最后是左手大拇指。而后回到右手,但敲手指的顺序整个颠倒过来,之后左手在依方才颠倒的顺序重敲一遍,就这样,再加入休止一拍或半拍的变化,便可以产生888中不同的组合,使拍击形成如音乐般的节奏感,也可以用乐谱来表示。

888中组合重复3遍,共2664次,所需时间几乎是12分钟,在敲击中途,随时把注意力转回到手指上,就能立刻知道自己敲到什么地方。

攀岩的神秘就在于攀岩本身;你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经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期盼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是攀登,正如同写诗的目的就是为写作一样;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

当然,如果选择的目标微不足道,成功的乐趣也同样几近于零。倘若我的目标只是活着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每天都发现自己成功了,但这并不会使我特别快乐。相形之下,历尽千辛挖苦登上崖顶的攀岩者,却会为自己的成功而欣喜若狂。

觉得自己的技能足够应付当前的挑战,在一个目标明确、规则分明的行动体系在,对自己表现的好坏,随时可得到清楚的回馈;注意力非常集中,完全没有空闲去思索任何不相干的事,或烦恼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

从事心理研究的法国人类学家凯洛瓦把游戏按照体验效果分为四大类。“竞争”包括比赛争雄为主的一切游戏,体育活动大多属于这个范畴;“投机”即赌博,掷骰子与宾果均属此类;“眩晕”类活动会搅乱正常的直觉,使意识发生改变,例如骑旋转木马或高空跳水等;“模仿”则创造另一种现实,舞蹈、戏剧及一般艺术皆属此类。

意识复杂程度岁心流体验渐增

美国杰斐逊总统和中国毛泽东主席都相信,每一代人为了主动参与控制他们生活地政治体系,都必须发起一场革命。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在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可行的选择之间,调配的恰到好处。大部分都有过而不及,不是把求生搞得太辛苦,就是自限于一个严格的模式,扼杀了下一代的行动机会。

我们这个时代最讽刺的一个矛盾就是,大量的闲暇并不能转换为乐趣。

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5个特点: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视”,孩子们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新全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希腊神话把记忆拟人化,取名为魔涅莫辛涅,她是缪斯女神的母亲,所有艺术与科学都由它孕育而生。把记忆视为最古老的心灵技巧以及所有心灵技巧的基础,理由十分充足,因为倘若没有记忆,其他心灵运作的规则就会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逻辑与诗歌也不可能存在。每一代都必须重新发现科学的基本原则。技艺的重要性可以接人类历史加以证明。在书写记事体系发达之前,所有学习的来的资讯都只能靠记忆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

个人的历史也是一样,无法记忆的人,就丧失了以往积累的知识,无法建立意识的模式,也就无从整顿心灵的秩序。正如布努埃尔所说:“生命没有记忆、就不能算生命……记忆是我们的凝聚、理性、感情,甚至也是我们的行动。少了它,我们什么也不是”

德谟克利特当然不是绝无仅有的迷失在心流中的思想家。一般常说哲学家“心不在焉”,也就是说他们不时会脱离日常生活的现实,沉浸在自己心爱的知识领域中,与象征形式为伍。

多年来,他们一直对自己的工作内容秘而不宣,倒不是怕别人剽窃,而是怕别人讥笑他们的观念太疯狂。
显然,先进的研究设备与庞大的研究队伍的重要性都被过渡夸大,科学突破仍依赖个人心灵的才智。

业余哲学家不像那些关在大学校园里的专业哲学家,他们不必关心各家学说互较优劣的历史斗争、各期刊之间的倾轧或同行之间的妒忌心态,他们可以把心思完全放在基本问题上。业余哲学家的第一项工作是决定什么是基本问题。

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更讽刺的是,工作的乐趣比闲暇更多,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然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与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以及内心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但大致而言,比工作时更严重。

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利用闲暇的人。

不过学习独处,并不局限于青少年时期。可惜有太多成年人一满二三十岁——充其量到40岁,就自认为有资格缩进既有的窠臼,好好休息一下了。他们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学会了所有的求生伎俩,就以为从此能在人生汪洋中厘清航行方向。这些人的内在纪律并不坚固,一年年松懈下去,精神熵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事业也不尽如人意,健康江河日下,人生的浮沉累计成一大堆消极的资讯,对心灵的平静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肉体的精力随年龄渐长而衰退,这代表我们应该把精力从操控外在世界的野心,转向对内心的真相做更深入的探讨;这也代表我们终于有时间读普鲁斯特的小说、学下棋、种兰花、帮助邻居——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事情值得追求的话。除非早已养成善用独处光阴的习惯,否则这些事都是非常困难的。

这些转变都要求当事人随时做好迎接意外的准备。很多人都对遗传和社会制约习以为常,全然忽视了选择不同行动的可能性。完全遵守遗传和社会制约,在万事顺利时,没什么问题。一旦目标受挫——这是早晚必然会发生的事,一个人就必须设定新目标,为自己创造新的心流活动,要不然他就会在内在的混乱上浪费大量能量

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

kisence

潮落江平未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