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产品》的作者是王诗沐,他是网易云音乐的产品经理, 在酷狗音乐、QQ音乐等巨头林立的情况下成功地杀出重围,并且在互联网掀起了“网抑云”这一现象,他的功力可见一斑。
做产品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此书用的语言却平实近人,没有难懂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着作者多年的思考与沉淀。
以下是读书笔记
我在网易公司以及行业中分享网易云音乐的心得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网易云音乐为什么能火起来?”好产品背后是一流的团队、一流的人才。乔布斯曾经说过:“我过去常常认为一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花费自己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产品经理的四个素质:
- 创业精神
- 终身学习
- 善于联想
- 善于决断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古人学诗的方法和产品经理学习的方法是相似的,我一直不提倡去看与产品经理 相关的一些入门书、大而全的书,看此类书如同走马观花,看完后好像对产品经理日常工作有了了解,但实际工作时却发现无从下手,可能连用户研究都做不好。
产品经理应当去看一些工具书,如与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相关的书籍;看一些经典的与市场相关的书籍,如《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第一时间去了解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方向;在每天工作、生活的十几个小时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在一个周六的早上下定了决心,说服团队在下周即将发布的版本中加入导入其他音乐平台歌单的功能。这是因为我在刷网易云音乐的达人动态时,看到用户在讨论:“如果能方便地把我们在××App的精选集转移到网易云音乐上,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喜欢用这个产品,因为实在太好用了。”看到这些,我想是时候启动这个功能了。
当然,周一在公司时大家都来问我,为什么没有在一开始规划这个版本的时候就约定好需求,而要在上线前几天增加需求呢?这将面临很大的项目风险。对此我回答:“临时增加需求、没有事先规划好是我的责任,向大家道歉。但我最终要向用户和产品负责,我需要鼓起勇气和下定决心来做出这个判断,在可能得罪对手、影响品牌形象与非常利于用户及产品之间我选择了后者。我在周末想清楚了,就需要马上做决定,上线后我们可以看数据效果来判断成败。”
做了多年产品经理,我每天仍然在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那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了解用户。
最忌讳的是,产品经理只了解自己熟悉领域的用户,而对其他用户群视而不见。
互联网的用户研究方法得益于2000年前后Nielsen NormanGroup大力推广的以用户为中心(UCD)的设计方法,我们今天所提到的用户体验(UX)、交互设计(IXD)、界面设计(UI)等词都来自那个时候。
Nielsen Norman Group是由Donald Norman和Jakob Nielsen创立的,前者是《设计心理学》 《情感化设计》 的作者,这两本书基本上是互联网产品经理、设计师的必读书籍。
互联网发展得实在太快,UCD的概念发展不到20年时间,Nielsen Norman Group倡导的用户研究方法就已经不再处于互联网的舞台中心,用户研究岗位的热门程度也逐年下降。
常见的用户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并不复杂,初步掌握上手易,而长期实践积累难。具体的用户研究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 深入访谈
- 焦点小组
- 问卷调查
划分用户群直接产生的作用就是能更好地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和市场竞争情况,包括:
- 有哪几类用户群?
- 这些用户群的特点是什么?用户群数量大致是多少?
- 竞争对手们覆盖了哪些用户群?
- 哪个细分领域是市场空白?而哪个细分领域又是长期目标 的必争之地?
- 产品从起步到成熟的竞争策略是什么?先做哪个用户群,再做哪个用户群?
理解用户的更高一层境界是什么呢?
如果要成为一个长期发展的产品负责人,产品经理还需要更进一步:具备同理心,洞察心理和人性。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怎么就火了起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洞察用户心理的案例。评论功能不是网易云音乐发明的,点赞功能也不是,那是Facebook最早带给互联网的,然而这两个功能组合起来让网易云音乐成了中国音乐市场上以音乐评论为特色的社区。
我感到豁然开朗,我要寻找的音乐评论功能的突破点其实就是共鸣。而共鸣就是音乐艺术带给人们最大的享受,也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用户心理。只要能让对一首歌曲有共鸣的用户留下内容,其他用户对这些内容也产生共鸣,评论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接下来网易云音乐迅速加上了评论点赞功能,让用户能为产生共鸣的评论点赞,让写评论的人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情感反馈。功能非常简单,共鸣的力量实在强大,音乐评论功能的发展像滚雪球一样爆发了
在网易云音乐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将首页演化成个性化推荐、打造音乐的社交网络来降低资源集中问题的影响。同时,我们设计了一套隐性的成就体系,在重度用户从加入社区到成为意见领袖的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奖励,例如,歌单被推荐、歌单上广场、成为精品歌单、获得达人称号、获得了自己的忠实粉丝……为什么要做成隐性的呢?这是因为不希望这个规则变成大家竞相去努力的准绳,否则规则就会变了味道,成为贪嗔痴路上没有意义的数字。当然这个思路会因不同产品、不同阶段而异,如果我们需要更强、更快、更普适的刺激,那么显性的机制会更好。我们需要想清楚其中的区别,然后做出决策。
需求方法论:
- 尽可能多的收集需求
- 需求背后的动机
- 评估实现需求的影响
- 用角色、场景、流程来分辨伪需求
- 符合产品目标
- 四两拨千斤
- 为了口碑满足需求
用户口碑的三个特点:
- 超出预期
- 乐意传播
- 服务大体量的用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打造用户口碑时,这点可以用于很多地方。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我们非常重视用户反馈,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都会在产品内的反馈系统、微博、微信、贴吧、知乎等地方查看并回复用户的疑问和建议。要做到这点其实很难,这不只是客服的工作,而是让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产品,自我驱动地做这件事。
后来我们发现,用户经常会在知乎、微博上对网易云音乐重视用户反馈的态度提出表扬,逢人就推荐,这样就形成了好口碑。尽管之后用户量急剧扩大,没办法做到回复每一个反馈,但在产品发展中前期形成的口碑是非常有价值的,给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如,网易云音乐的分享歌词图片功能、经典的唱片播放界面设计等都形成了很好的口碑,这些功能都针对一些用户感受上的细节做了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很多人年少时都有在本子上抄歌词的经历,我们通过一个生成歌词图片的功能重现了这个经历,这个设计赢得了广泛的好评,用户会分享到朋友圈进行传播。
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 数据分析
- 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
- UI设计和编程能力
- 审美能力
数据分析的感悟:
- 不能只看大数据,需要精细化分析
- 需要看数据的变化、趋势
- 需要对比数据
- 找到关键数据
- 数据约等于效率的意识
- 《精益数据分析》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了解一些设计思路,达到能简单地做一做UI,或对产品视觉有具体的触感,在Dribbble、Behance上学习足矣。顺带一提,网易云音乐的设计灵感也有部分来自Dribbble。所以大量地观摩设计作品,是产品经理培养自己对UI的感觉、审美意识的最佳实践。
寻找产品定位:
- 看清楚一个行业
- 分析市场的竞争局面
- 分析市场的上下游
- 分析平台和垂直应用
- 探寻非零和市场
- 分析市场中的变化行为
- 比竞争对手还了解竞争对手
- 寻找切入点
- 《沟通鸿沟:颠覆性产品营销圣经》
- 以切入点考虑产品架构
- 为未来发展设计接口
好的思维方式:
- 往重点思考
- 思考关键目标
- 思考关键行动
- 思考关键依赖
- 往本质思考
- 往上层思考
- 往不同思考
营销思维:
- 经营用户流量
- 思考用户是谁、研究他们在哪里
- 寻找热点机遇、赚取流量红利
- 裂变传播
- 经营资源
- 识别资源
- 整合运用资源
- 资源的投入/产出
- 经营价值链
产品经理职位有其自身的思维特点,可以用系统思维来形容——其通常用系统性的办法解决问题;而运营则不一样,可以用经营思维来形容,在长久发展过程中一点一滴不断地深挖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对比来初步说明这两者的差异。无论淘宝的崛起还是微博网红电商的崛起,都给整个生态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机遇。
在淘宝返利的年代,通过汇集大量的返利商品,吸引很多用户,然后赚取中间的返利分成,以及用这些分成黏住更多的用户,从而扩大流量,开展更多的商家合作业务,这是比较典型的系统思维;
在如今微博网红电商的年代,一手对接网红资源,一手对接品牌广告主,花重点精力撮合每一单广告成交,逐渐积累网红资源和广告资源,进而开始签约培养网红,这是比较典型的经营思维。
产品负责人的三个能力:
- 商业嗅觉及推理能力:对产品扩张、商业化的敏锐感觉,以及推导出为何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如何能发展壮大。
- 业务架构及创新能力:规划、实施复杂的业务架构,通过产品、运营、市场的多维度布局来打通用户对产品特性的认知。
- 善于沟通及领导能力:鼓舞、带领团队向战略方向前进,克服非常之困难,完成非常之突破。
每种职能的驱动力不一样,甚至每个人的驱动力也不一样。如何找到每个人的驱动力并激励大家,是领导团队发展中的重点。
- 有的人拥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那这时就需要给他空间,在定好大的方向后,让他更多地自主发挥,他便能获得很好的激励;
- 有的人是目标驱动的,那么需要一个远大且让人激动的事业愿景,让他追随这样的领导力;
- 有的人是自我实现驱动的,那么需要为他勾画在产品发展的过程中他自身能获得什么;
- 有的人是利益驱动的,那么便加大激励中的利益部分;有的人是关系驱动的,那么就要为他提供一个让他感到舒适的团队关系。
无论是哪种驱动力,都需要相应的激励方式去满足,这样才能让团队动力满满。
但在团队信任方面,这几年我的认知发生了一些改变。过去我的想法是,你做出了成绩,那么我便充分信任你,因为我们大家都拿结果说话。但后来我对团队信任有了新的看法,团队之间应当先建立信任关系,再拿结果。这需要团队拥有强大的同理心、同情心,每个团队、每个个体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痛点,都会有情绪低落、士气低下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彼此的困难、理解彼此的痛点、知道彼此的需要,这对建立信任关系很重要。
扩展书单:
-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 《设计心理学》
- 《情感化设计》
-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 《社会心理学》
- 《精益数据分析》
- 《界面设计模式》
- 《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
- About Face系列
- 《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Web和移动可用性设计秘笈》
-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 《跨越鸿沟:颠覆性产品营销圣经》
-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 《竞争优势》
- 《U型理论: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