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书笔记

  本书是村上春树在其几十年的跑步生涯中的一部随笔集,文笔朴素诚挚,读来让人心生力量,也有一种岁月无情的沧桑之感。
  本文读到一半,我出门跑了个步,沿小区内圈跑了5圈,每圈800米,一共是4公里,用时23分25秒,虽然并不是什么好成绩,但是较于我之前只能跑四圈的成绩来说已经是一个进步,而且感觉浑身仍有力量。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每当我长跑的时候,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

  其要领与写长篇小说一般无二。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这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也不为过。

  然而得让那"一个人"确确实实、百分之百地中意。经营者必须有明确的姿态和哲学,作为自己的旗帜高高举起,坚韧不拔地顶住狂风暴雨坚持下去。这是我从开店的亲身经历中学到的

  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就算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

  既不必早起晚归在满员电车里受罪,也不必出席无聊的会议,这不是很幸运的事吗?

   每天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开就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哪怕没有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我完全能理解。钱德勒通过这样做来提高职业作家必须的膂力,静静地提高士气。这样一种日常训练对他来说必不可缺。

  如此长时间地不停奔跑,不可能感觉不到肉体上的苦楚。但到了这个时候,疲劳已不是什么重大问题。这也许意味着疲劳作为一种常态,被身体自然而然地接纳了。一度沸沸扬扬的肌肉革命议会似乎也灰心丧气,不再逐一倾诉不满。已经无人敲桌子,无人扔杯子了。

  跑全程马拉松时,到了最后关头,脑子里充溢的全是一个念头:赶快跑过终点,赶快结束!此外什么都无法考虑。此时此刻,我却不曾想过这一点。我觉得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同活着一样。并非因为有了结束,过程才具意义,而是为了便宜地凸显这过程的意义,抑或转弯抹角的比喻其局限性,才在某个地点姑且设置一个结束。相当哲学。但当时我一点也没觉得这很哲学。这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身体感受到的,不妨说是整体性的感受到的。

  许多时候,想要实实在在地掌握什么,肉体的疼痛必不可缺。

  我仰望天空。能看到一丝一毫的爱心么?不,看不到。只有太平洋上空悠然飘来飘去、无所事事的夏日云朵。云朵永远沉默无语。

  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kisence

潮落江平未有风。